好的,這是一篇修改後的文章,更貼近科技部落格文章的風格: ### Pre-seed投資進化論:Afore Capital的1.85億美元豪賭與「創業者駐點計畫」 近年來,早期新創投資競爭日益激烈,Pre-seed輪不再只是灑錢搶案子的遊戲。Afore Capital這家專注於Pre-seed階段的公司,最近就丟出一個震撼彈:他們不僅募得了高達1.85億美元的新基金,還推出了名為「Founders-in-Residence (FIR)」的創業者駐點計畫,擺明要從源頭「孵化」創業點子。這代表什麼?Pre-seed投資正在進化,從單純的早期資金提供,轉向更全面的創業夥伴角色。 Afore Capital在2017年成立,創辦人Anamitra Banerji和Gaurav Jain當時就認為,Pre-seed輪的投資金額應該比加速器或天使投資人更大膽。他們相信,充足的資金才能幫助新創公司快速成長。這個策略顯然奏效,Afore投資的200家公司,總估值已經超過135億美元。更驚人的是,他們甚至已經開始向投資人返還利潤。看看他們投資的組合:Modern Health、BenchSci、Neo Financial、New Lantern和Hightouch,個個都是明星。尤其是Hightouch,最近才完成一輪8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衝破12億美元,晉身獨角獸行列。 但成功並沒有讓Afore自滿。Anamitra和Gaurav發現,並非所有新創都需要這麼多錢。因此,他們推出了第四支基金,同時也提出了「Pre-seed 2.0」的概念。用Gaurav的話來說,就是「彈性」。他們可以開出小額支票,也能開出大額支票,重點是幫助創業者把事業做起來。 對於那些已經有明確創業方向的團隊,Afore還是願意投資高達200萬美元。但他們更感興趣的是,那些還沒有具體想法,但充滿潛力的未來創業者。這些人可能還沒辭掉工作,可能還在念大學,需要的資金自然也比較少。 **Founders-in-Residence (FIR):打造創業者的遊樂場** 這個FIR計畫,就是Afore為了這些「潛力股」量身打造的。為期八週的計畫,讓創業者可以盡情探索各種創業點子。Afore強調,FIR跟Y Combinator (YC)這類加速器很不一樣。首先,FIR的規模更小,每個cohort只有五到八名創業者。更重要的是,FIR的目標不是募資,而是創造和建構。就像Gaurav說的:「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是建構,而不是募資。」 與YC提供統一投資條款不同,Afore會根據每家新創的需求,客製化投資方案。Anamitra甚至說:「我們與加速器截然相反。我們並非試圖加速任何事情,而是試圖與我們的創業者一同創造產品。」Afore希望讓新創公司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轉型和迭代,沒有時間壓力,才能做出真正的好產品。 Afore計劃從第四支基金中,投資約35到40家Pre-seed公司,以及50到75名參與FIR計畫的創業者。換句話說,他們正在大手筆投資未來。 **Pre-seed投資的未來?** Afore Capital的新策略和FIR計畫,無疑為新創生態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 * **更多元的創業者:** FIR計畫降低了創業門檻,讓更多有想法但缺乏資源的人,有機會一圓創業夢。 * **更靈活的資金運用:** Pre-seed 2.0策略讓創業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獲得不同規模的資金,避免過度融資或融資不足。 * **更注重產品開發:** FIR計畫強調創造和建構,讓創業者在早期階段更專注於產品開發和市場驗證。 * **更長期的投資關係:** Afore希望與創業者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在他們創業的各個階段提供支持。 總而言之,Afore Capital的新策略和FIR計畫,代表Pre-seed投資領域的一個重要轉變。他們正在重新定義Pre-seed投資的角色,從單純的資金提供者,轉變為創業者的長期夥伴。這樣的轉變,或許能吸引更多有潛力的創業者,孕育出更多令人期待的創新。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20/pre-seed-firm-afore-capital-has-a-fresh-185m-fund-and-a-new-program-to-help-founders-discover-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