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這就為您分析並改寫文章內容: 近期,亞馬遜位於北卡羅來納州Garner市的倉庫員工投票否決成立工會,這件事引發了不少討論。這不僅僅是亞馬遜公司內部的勞資關係問題,更反映出美國工會運動在大型科技企業中推進時所面臨的挑戰。 回顧一下背景,近年來美國工會一直在積極擴張,尤其是在科技和零售業這些大型企業中。亞馬遜作為全球電商巨頭,自然成為工會重點關注的目標。2022年,紐約史泰登島的亞馬遜倉庫員工成功投票成立工會,這在當時被視為工會運動的一大勝利,大大鼓舞了士氣。今年早些時候,亞馬遜旗下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在費城的分店也有員工投票支持成立工會。不過,這次北卡羅來納州的投票結果卻與前兩次截然不同。 根據 Carolina Amazonians United for Solidarity and Empowerment (CAUSE) 的數據,這次選舉總共投了3,276張選票,其中只有25.3%的票支持成立工會,而高達74.7%的票表示反對。對工會來說,這無疑是一次不小的挫敗。當然,最終結果還需要等待美國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的正式認證。 對於這次的失利,CAUSE 指責亞馬遜「不惜違法」來阻止員工團結。他們聲稱,亞馬遜為了阻止員工爭取權益,採取了各種非法手段進行恐嚇。針對這些指控,亞馬遜發言人Eileen Hards 強烈否認公司有任何違法行為,並表示公司很高興Garner的團隊成員能夠表達自己的聲音,並選擇與亞馬遜保持直接的關係。 其實,這類勞資糾紛在美國並不少見。像是星巴克也曾被指控打壓員工的工會組織活動。這些案例都表明,企業與工會之間的鬥爭往往充滿爭議,而且經常會演變成法律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亞馬遜的法律團隊最近還與SpaceX 一起,對 NLRB 的組織結構提出了法律挑戰。這顯示亞馬遜不僅僅是在勞工關係上態度強硬,還試圖從法律層面削弱 NLRB 的權威。這場法律戰的結果,可能會對美國的勞工權益和企業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 那麼,未來會如何發展呢? 儘管這次北卡羅來納州的投票結果對工會運動不利,但我認為工會組織在亞馬遜這類大型企業中的努力不會就此停止。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以下趨勢: * **工會策略調整:** 工會可能會調整策略,更加注重基層組織和社區合作,以爭取更多員工的支持。畢竟,單靠一次投票很難改變現狀,需要更深入的耕耘。 * **法律和政治層面的角力:** 工會和企業之間的鬥爭可能會更多地體現在法律和政治層面,例如遊說政府修改勞工法規等等。 * **消費者和社會輿論的影響:** 消費者和社會輿論對企業的勞工政策將產生更大的影響,這可能會促使企業更加重視員工權益。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壓力。 總之,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勞工關係,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問題,更關乎整個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這次事件提醒我們,在追求科技發展的同時,必須關注勞工權益的保障,這樣才能實現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15/north-carolina-amazon-workers-vote-against-union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