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struct:以數位化革新建築材料採購,募資 1300 萬美元背後的故事
建築業長期以來以其龐大規模和傳統作業模式著稱,數位轉型潛力巨大。近期,一家位於慕尼黑的新創公司 Comstruct 成功募資 1300 萬美元,其目標是簡化建築公司的採購流程,將建築材料的訂購、交付和發票對帳等流程數位化,這項進展無疑為這個產業帶來了新的想像。
目前,建築行業在材料訂購方面仍然高度依賴傳統方式,例如電話訂購、紙本交付單和發票。這些流程不僅耗時,還容易出錯,難以追蹤和管理。Comstruct 的平台試圖通過數位化來解決這些痛點。
Comstruct 如何做到?首先,他們與總承包商合作,深入了解他們的材料採購方式,然後與材料供應商聯繫,整合他們的數據。過去兩年中,Comstruct 運用機器學習技術整合了 800 家材料供應商,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基於此,Comstruct 構建了四個核心模組:訂購、數位交付收據、發票對帳和 ESG 報告。這些模組旨在幫助建築公司更好地管理材料採購流程,提高效率,並符合永續發展的要求。
Henric Meinhardt 指出,Comstruct 的定價模式是基於使用量的,這對預算有限的建築公司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優勢,客戶只需為實際使用的功能付費。一個實際的例子是瑞士的 Gotthard 隧道項目,該項目依賴 Comstruct 來處理所有的交付單並將其與發票鏈接起來,這充分展現了 Comstruct 平台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
當然,Comstruct 並非沒有競爭對手。美國的 Kojo 和英國的 Qflow 都是市場上的競爭者。不過,Henric 認為 Comstruct 與這些競爭者有著不同的定位。Kojo 更側重於採購,而 Qflow 則更側重於廢物管理。Comstruct 的目標是提供一個更全面的平台,涵蓋採購、交付、發票和 ESG 報告等各個方面。這種差異化策略有助於 Comstruct 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利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歐洲的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要求承包商報告建築專案中所使用的材料量。在此之前,許多承包商甚至不清楚自己使用了多少混凝土。Comstruct 的平台可以幫助他們收集和報告這些數據,從而滿足監管要求。
Comstruct 的成功募資,反映了投資者對建築行業數位化轉型潛力的濃厚興趣。如果 Comstruct 能夠成功地將其平台推廣到更多的建築公司,它將有可能改變整個行業的運作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促進永續發展。
然而,Comstruct 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建築行業的數位化程度相對較低,許多公司仍然習慣於傳統的作業方式,說服這些公司採用新平台需要時間和耐心。其次,Comstruct 需要不斷擴展其平台的功能,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最後,Comstruct 需要與其他競爭者競爭,爭奪市場份額。總體而言,Comstruct 的未來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但要實現其目標,仍需克服不少挑戰。
Comstruct 的案例也引發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
1. 建築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是否會加速?
2. Comstruct 的平台是否能夠成功地改變建築行業的運作方式?
3. Comstruct 的競爭對手將如何應對?
4. 建築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將對就業產生什麼影響?
5. 如何確保建築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是可持續的?
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建築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建築業的數位化轉型,或許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