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試圖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迎頭趕上美國,他們的新策略核心是建立所謂的 "AI Gigafactories",而這一切都仰賴私部門資金的挹注。Ursula 在巴黎的AI行動高峰會上明確指出,現有的 "AI factories" 規模還不足以應付未來大型AI模型的需求,因此,更大規模的 "AI Gigafactories" 是勢在必行,同時她也公開呼籲私部門投入資金。

## 歐盟的 AI 競賽:策略與挑戰

歐盟深知美國在AI基礎設施上的巨額投資,例如規模高達 5000 億美元的 Stargate 計畫,這讓他們倍感壓力。為了應對這場競爭,歐盟正積極採取以下策略:

* **吸引私人投資:** 歐盟希望透過公私合作模式,吸引更多資金投入AI基礎設施建設。

* **強調合作優勢:** 相較於美國企業間的競爭,歐盟更強調其合作共享的IP開發模式,鼓勵成員國之間共享知識和數據。舉例來說,他們希望讓醫院能夠安全地訓練基於圖像和基因數據的模型。

* **具體投資計畫:** 歐盟宣布將投資 2000 億歐元加速AI應用,其中 500 億歐元來自歐盟,1500 億歐元來自私部門組成的 "EU AI Champions" 聯盟。更令人矚目的是,200 億歐元將專門用於AI Gigafactories,目標是在歐盟內部建立四座這樣的設施,配備約 10 萬個最新一代的AI晶片,數量將是現有AI factories 的四倍。

* **分層基金結構:** InvestAI 計畫將採用分層基金結構,透過歐盟預算來降低私人投資者的風險。

其實不只歐盟,法國總統在AI行動高峰會開幕前也宣布了一項高達 1120 億美元的私人投資計畫。由此可見,歐洲各國都在積極部署,希望在AI領域搶佔一席之地。

### 實際案例:醫療數據共享

文章中提到,醫院可以安全地訓練基於圖像和基因數據的模型,這正是合作模式潛力的最佳例證。透過共享數據和知識,醫院將能開發出更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這對公共健康絕對具有重大意義。

從我過去的經驗來看,AI 領域中,算力至關重要。即使擁有最頂尖的算法和數據,如果缺乏足夠的算力,也無法訓練出高效能的模型。因此,歐盟的 "AI Gigafactories" 計畫對於提升歐洲的AI競爭力至關重要。然而,要吸引足夠的私人投資,歐盟必須提供具吸引力的投資回報,同時解決數據隱私和安全等敏感問題。

## AI Gigafactories:潛在影響與未來展望

* **資金缺口:** 儘管歐盟和私部門都有投資計畫,但相較於美國的 5000 億美元投資,2000 億歐元是否足夠?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技術競爭:** 10 萬個AI晶片的算力,是否足以支持歐洲AI模型的訓練需求?是否需要投入更多資源?

* **數據隱私與安全:** 如何在促進數據共享的同時,確保數據隱私和安全?這是一個必須謹慎處理的議題。

* **人才吸引:** 如何吸引和留住AI領域的頂尖人才?人才是AI發展的關鍵。

* **應用領域選擇:** 歐盟選擇醫學和科學作為AI突破的領域,是否具有戰略意義?是否應考慮其他領域,例如工業或金融?

### 前瞻觀點

歐盟的 "AI Gigafactories" 計畫絕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展。如果歐盟能夠成功吸引足夠的私人投資,並解決上述挑戰,將有機會在AI領域與美國一較高下。然而,這場競賽不僅僅是資金和算力的競爭,更是技術創新、數據策略和人才培養的全面競爭。歐盟需要制定更全面的戰略,才能在這場競賽中脫穎而出。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11/eu-looks-to-the-private-sector-to-help-fund-ai-gigafactories-eyeing-the-frontier-ai-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