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計劃在 2025 年推出名為「Invites」的全新 App,目標是簡化 iPhone 和網頁上的活動邀請流程。這款 App 被許多人視為蘋果版本的 Partiful,而 Partiful 在 2024 年曾被 Google Play 評為最佳 App。Invites 的功能包括建立和分享邀請函、回覆活動、共享相簿,以及策劃活動音樂等等。不過,想使用 Invites 創建邀請函,使用者需要訂閱 iCloud+,費用是每月 0.99 美元。但好消息是,無論有沒有 Apple 帳戶或裝置,任何人都可以回覆邀請。
### Invites App 功能與使用教學
Invites App 如何使用? 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在 iPhone App 或 iCloud.com 網頁版上創建活動邀請,流程其實大同小異:
1. **創建活動:** 點擊「新增活動」按鈕。
2. **新增背景:** 可以從照片圖庫選擇圖片,或直接用相機拍攝新照片。如果你不想自己找圖,也可以選擇蘋果提供的背景,甚至還能用 Image Playground 生成獨一無二的圖片 (但這需要 iPhone 15 Pro 或更高版本,並且要相容 Apple Intelligence)。
3. **設定活動細節:** 輸入活動名稱,選擇你喜歡的字體樣式,設定活動的日期和時間 (設定日期後,邀請函會自動顯示當天的天氣預報),然後輸入活動地點 (Invites 會自動添加 Apple Maps 的資訊)。
4. **撰寫活動描述:** 如果你的裝置相容 Apple Intelligence,還可以使用它的寫作工具來幫你寫活動描述。
5. **預覽:** 在發送邀請之前,記得先預覽一下邀請函的外觀。
除了基本的邀請函功能,Invites 還有一些進階功能:
* **共享相簿:** 參加者可以在邀請函裡貢獻照片和影片,方便大家保存回憶。
* **共享播放列表:** 參加者可以在活動之前或期間,把自己喜歡的歌曲加到播放列表裡 (但這需要 Apple Music 訂閱)。
邀請客人也很簡單:
* **分享連結:** 可以透過訊息、郵件或其他 App 分享公開連結。
* **邀請聯絡人:** 可以從聯絡人列表中選擇特定對象,然後分享連結給他們。
活動創建好、客人也邀請了之後,你還可以發送通知,讓所有客人都看得到,例如更改活動地點,或提醒大家記得帶雨傘等等。
### Invites App 的優勢與潛在限制
**優勢:**
* **簡化活動規劃:** Invites App 整合了多項功能,像是邀請函製作、RSVP、共享相簿和音樂,有助於簡化整個活動規劃流程。
* **使用者友善的介面:** 蘋果產品一向以使用者體驗著稱,Invites App 預計也會有直觀易用的介面。
* **整合 Apple 生態系統:** 與 iCloud、Apple Music 和 Apple Maps 等服務的整合,提供了更順暢的使用體驗。
* **AI 功能加持:** 透過 Apple Intelligence,使用者可以更輕鬆地生成圖片和撰寫活動描述。
**潛在限制:**
* **iCloud+ 訂閱要求:** 只有訂閱 iCloud+ 才能創建邀請函,這可能會讓一些使用者卻步。
* **Apple Intelligence 相容性:** 部分 AI 功能需要較新的 iPhone 型號才能使用。
* **對 Apple Music 的依賴:** 創建共享播放列表需要 Apple Music 訂閱,限制了非 Apple Music 使用者。
* **隱私疑慮:** 使用共享相簿功能時,需要注意照片和影片的隱私設定。
### 討論要點與未來發展
Invites App 的推出,反映了蘋果持續擴展其服務生態系統的策略。這款 App 是否能成功挑戰 Partiful 等現有競爭者,取決於其使用者體驗、功能完整性,以及與蘋果生態系統的整合程度。以下是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 **隱私保護:** 在共享相簿和播放列表等功能中,要如何確保使用者隱私?
* **跨平台支援:** 蘋果會不會推出 Android 版本或網頁版,來擴大使用者群體?
* **社群整合:** 蘋果會不會與社交媒體平台整合,方便使用者分享活動資訊?
* **商業模式:** 除了 iCloud+ 訂閱,未來蘋果會不會推出其他付費功能?
總體來說,蘋果 Invites App 的推出,為活動規劃領域帶來了新的選擇。透過整合 AI 技術和蘋果生態系統,Invites 有望提供更便捷、更聰明的活動規劃體驗。但它是否能真正脫穎而出,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09/how-to-use-apples-new-event-planning-invite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