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形機器人領域可說是熱鬧非凡。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正與其前CEO Marc Raibert創立的機器人與AI研究所(RAI Institute)攜手合作,目標是加速Atlas人形機器人在強化學習上的突破。這項合作結合了波士頓動力在機器人硬體方面的深厚實力,以及RAI Institute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先進研究,無疑將為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學習是讓機器人透過不斷試錯來學習的一種方法,這對需要在複雜環境中執行任務的人形機器人來說至關重要。波士頓動力希望藉由這次合作,讓Atlas能夠更流暢地完成像「動態跑步和全身操控重物」這樣的高難度動作,這需要腿部和手臂之間的完美協調。雖然強化學習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但透過有效的模擬,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同時進行多個流程,從而顯著加速學習進程。
值得關注的是,RAI Institute採取了一種獨特的「雙重合作模式」,除了與波士頓動力合作外,還與豐田研究院(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TRI)建立了合作關係,專注於大型行為模型(LBMs)的應用。這種模式充分展現了Raibert在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之間的巧妙平衡。此外,現代汽車(Hyundai)同時資助波士頓動力和RAI Institute,也反映了該公司對機器人技術的長期投入和戰略布局。這種模式有助於將實驗性的研究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應用,同時確保研究方向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公司開始傾向於開發自家的人工智慧模型。一個例子是,Figure AI決定放棄與OpenAI的合作,轉而開發自己的AI模型。Figure AI的CEO Brett Adcock認為,為了在真實世界中大規模解決具身智慧(embodied AI)的問題,必須垂直整合機器人AI。這意味著,AI模型需要與機器人的硬體和軟體緊密結合,才能實現最佳性能。相較之下,OpenAI作為一家大型AI公司,資源和關注點分散在多個領域,可能無法為人形機器人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大多數人形機器人公司都在開發自己的客製化AI模型,這不僅適用於Figure AI,也包括波士頓動力。波士頓動力擁有數十年的機器人軟體開發經驗,這使其能夠根據自身獨特的機器人系統,開發出高度優化的AI模型。雖然RAI Institute在技術上是一個獨立的組織,但由於其與波士頓動力共享母公司、創始人和共同目標,因此可以預期兩者之間將會有密切的合作和知識共享。
當然,強化學習也並非完美無缺。它通常需要大量的訓練數據和計算資源,而且在模擬環境中訓練的模型可能難以直接應用於真實世界。未來的研究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開發更有效的強化學習演算法,以及改進模擬環境的真實度。
此外,隨著人形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化和自主化,AI倫理和機器人自主性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例如,我們如何確保機器人的行為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我們如何防止機器人被用於不正當的用途?這些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共同努力,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
總體而言,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將對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一方面,人形機器人可以執行危險或重複性的工作,提高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也可能取代人類的工作,加劇失業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深入研究這些影響,並制定相應的政策,以確保技術發展能夠真正為人類帶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