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Perplexity 在行銷上出奇招,Super Bowl 期間只靠一則簡單的 X (以前的 Twitter) 推文,就讓 App 下載量暴增,這和 OpenAI、Google 豪擲千金買 Super Bowl 廣告的做法,形成強烈對比。這也引發一個有趣的思考:在競爭激烈的 AI 戰場上,行銷策略一定要砸大錢才有效嗎?
**Perplexity 的 Super Bowl 推文策略**
Perplexity 的做法很簡單:他們鼓勵使用者下載 App,參加一個競賽,只要在 Super Bowl 期間透過 App 問至少五個問題,就有機會拿走 100 萬美元獎金。這個策略有幾個優點:
* **低成本、高效益:** 比起 Super Bowl 天價廣告,一則推文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目標精準:** 直接鎖定潛在用戶,鼓勵他們下載 App,親身體驗功能。
* **教育使用者:** 透過競賽,讓使用者熟悉 Perplexity 的 AI 搜尋引擎,降低學習門檻。
* **話題性十足:** Super Bowl 本身就是熱門話題,大家在看比賽時,自然會想搜尋相關資訊,這也給 Perplexity 創造了機會。
根據 Appfigures 的數據,Super Bowl 當天 (週日),Perplexity 的 App 下載量衝到 45,000 次,比前一週的日均下載量 30,000 次,足足增加了 50%。而且,Perplexity 在美國 App Store 的排名也大幅提升,在生產力類別中,一度衝到第 6 名,整體 App 排名也從第 257 名躍升到第 66 名。Aravind Srinivas 也樂觀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週一的下載量可能會是週日的兩倍。
**AI 巨頭的 Super Bowl 廣告策略比較**
文章也將 Perplexity 的策略,和 OpenAI、Google 在 Super Bowl 砸錢投放廣告的做法進行比較。雖然 Google 和 OpenAI 的廣告觸及了更廣泛的受眾,但效果卻不如預期。Google 的廣告想展現 AI 如何融入生活,但其中一個用例(幫助求職者修改履歷)並沒有引起太多共鳴。而 OpenAI 的廣告則過於強調藝術和視覺效果,沒有充分展現 ChatGPT 的實用性。Appfigures 的數據也顯示,OpenAI 和 Google 的廣告並沒有直接帶來顯著的下載量增長。從這個角度來看,Perplexity 的推文策略反而更有效,成功提升 App 下載量,並讓使用者體驗產品。
**小型團隊的行銷新思維**
Perplexity 的案例告訴我們,在 AI 領域,砸大錢並不是行銷成功的唯一途徑。資源有限的小團隊,可以透過創意的行銷活動,以小搏大,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Perplexity 的成功,也和其產品本身的品質和獨特性有關。如果產品本身不夠好,再多的行銷也難以長期留住使用者。
**AI 行銷的未來趨勢**
Perplexity 的案例也給 AI 行銷的未來趨勢帶來一些啟示:
* **精準行銷:** 鎖定目標受眾,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資訊和服務。
* **體驗式行銷:** 讓使用者親身體驗產品的功能和優勢。
* **社群行銷:** 善用社群媒體的力量,擴大品牌影響力。
* **內容行銷:** 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吸引使用者的目光。
當然,隨著 AI 技術不斷發展,行銷方式也需要不斷創新和調整。AI 行銷的未來充滿了可能性,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探索。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10/perplexitys-super-bowl-tweet-increased-app-installs-by-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