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位於聖地牙哥的新創公司Self Inspection,成功完成了3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準備用AI技術來徹底改造汽車檢測流程。這輪融資由Costanoa Ventures和DVx Ventures共同領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DVx Ventures的創辦人是前Tesla總裁Jon McNeill。此外,每年經手超過一百萬輛汽車交易的Westlake Financial也參與了投資。Self Inspection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車輛檢測變得更快、更簡單、更省錢,為汽車貸款機構、經銷商和租賃公司簡化作業流程,並為這個價值高達300億美元的市場設立新的標準。

Self Inspection的策略和一些競爭對手不太一樣,像是最近募資了1.91億美元的UVEye,他們專注於AI驅動的車輛駛入式檢測技術。而Self Inspection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就能搞定,當然,他們的軟體也能夠利用從車輛OBD2端口讀取的數據。他們透過建立「業界最大的受損車輛數據集之一」來訓練AI模型,這些模型能快速檢測車輛的損壞情況,評估嚴重程度,然後自動生成成本估算和詳細的車輛檢測報告。

Self Inspection的服務設計簡潔但可配置,這點讓他們與Ravin等競爭對手有所區別。客戶可以透過後端配置器,客製化檢測流程,例如,優先檢查車輛上特別容易磨損的區域,或是增加檢查電動車充電線是否在後車廂裡的步驟。更棒的是,Self Inspection的軟體不需要用戶在拍照或錄影時與車輛保持特定距離,而且它不是一個獨立的App,而是整合到客戶的工作流程中,透過簡訊或電子郵件連結,就能在手機的瀏覽器上完成檢測。

現在,Self Inspection已經有不少客戶,包括Avis、CarGurus旗下的數位批發商CarOffer,以及Westlake Financial。公司的CEO Constantine Yaremtso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張和規模化。Self Inspection生成的PDF報告非常詳細,通常只有車身修理廠才能提供類似的資訊,像是維修所需的人工、成本和零件等等。這種詳細的報告有助於加快銷售週期,並為市場、銀行等機構提供簡單易用的檢測工具。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租車公司想要確保所有歸還的車輛都經過標準化的檢查,他們可以使用Self Inspection的配置工具,自定義檢查流程,並將其嵌入到現有的車輛歸還App中。這樣一來,無論是哪個員工執行檢查,都能確保流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Self Inspection的AI車檢技術確實有顛覆傳統車輛檢測方式的潛力。透過降低檢測成本和提高效率,這項技術可以讓車輛交易更加透明和高效。不過,我們也必須關注一些潛在的挑戰和議題:

* **數據隱私與安全:** Self Inspection需要大量的車輛數據來訓練AI模型,如何確保這些數據的隱私和安全,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濫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 **AI偏見:** 如果訓練數據中存在偏差,AI模型可能會產生不準確或不公平的檢測結果。例如,如果模型主要基於特定品牌或型號的車輛進行訓練,它可能無法準確檢測其他品牌或型號的車輛。

* **監管合規:** 車輛檢測通常受到嚴格的監管,Self Inspection需要確保其技術符合所有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並獲得必要的認證。

從長遠來看,Self Inspection的成功表明,AI技術在車輛檢測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預期車輛檢測將變得更加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效。這將對整個汽車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包括:

* **降低成本:** AI車檢可以顯著降低檢測成本,讓車輛交易更經濟實惠。

* **提高效率:** AI車檢可以加快檢測速度,縮短車輛交易週期。

* **增強透明度:** AI車檢可以提供更詳細和客觀的檢測報告,增強車輛交易的透明度。

* **改善客戶體驗:** AI車檢可以提供更便捷和個性化的檢測服務,改善客戶體驗。

總之,Self Inspection的AI車檢技術潛力無窮,有機會徹底改變車輛檢測產業。但要實現這個願景,他們還需要克服數據隱私、AI偏見和監管合規等問題。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07/self-inspection-raises-3m-for-its-ai-powered-vehicle-insp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