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教育科技巨頭PowerSchool在2024年12月爆發了一起資料外洩事件,這起事件影響了英國約16,000名學生,引發了人們對教育機構保護學生敏感資料能力的廣泛關注。駭客利用洩漏的憑證入侵了PowerSchool的客戶支援入口網站,得以存取數百萬學生和教師的個人資料。這不僅突顯了教育機構在網路安全方面面臨的嚴峻挑戰,也引發了對現有資料保護措施和合規性的深刻質疑。

**資料外洩的細節與影響**

這次PowerSchool的資料外洩事件,洩露了包括學生的聯絡方式、出生日期,甚至是部分醫療數據等多種類型的敏感資訊,具體洩漏的資料因個案而異。雖然PowerSchool已經開始通知受影響的個人,但拒絕透露受影響的英國學校名稱。更令人擔憂的是,PowerSchool表示不會為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資料外洩受害者提供信用監控服務。

據報導,這次外洩事件影響了超過6200萬學生和950萬教師的個人和敏感資料,但PowerSchool始終拒絕證實這些數字是否準確,僅表示他們的技術被超過6000萬學生使用。

**教育機構頻頻成為網路攻擊目標**

近年來,教育機構遭受網路攻擊的事件屢見不鮮。舉例來說,2023年洛杉磯聯合學區(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就遭受了勒索軟體攻擊,導致系統癱瘓,學生和教職員的個人資料外洩。還有2022年,全球教育公司Pearson也發生了資料外洩事件,影響了數百萬學生的帳戶。這些事件都指向一個事實:教育機構正日益成為網路犯罪分子的目標,且攻擊手法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PowerSchool的回應與爭議點**

PowerSchool在事件發生後的處理方式,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最主要的一點是,PowerSchool聲稱自己"不作為資料控制者",因此未向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提交資料外洩報告。這項說法引發了對其在資料保護方面責任的質疑。在英國的《資料保護法》中,資料控制者是指決定處理個人資料的目的和方式的組織。如果PowerSchool的角色僅僅是資料處理者,那麼資料控制者的責任可能就落在學校身上。然而,無論是資料控制者還是資料處理者,都有義務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保護個人資料。

此外,PowerSchool拒絕向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受害者提供信用監控服務,也可能加劇了受害者的不滿。信用監控服務對於預防身份盜用至關重要,對於資料外洩的受害者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保護措施。

**未來趨勢與潛在影響**

PowerSchool的資料外洩事件,突顯了以下幾個未來發展趨勢和潛在影響:

1. **加強資料保護法規和合規性:** 各國政府可能會加強資料保護法規,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教育機構需要投入更多資源,確保符合相關法規,並採取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來保護學生資料。

2. **強化供應鏈安全:** 教育機構通常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提供各種服務,包括資料儲存、管理和分析。PowerSchool事件表明,供應鏈安全至關重要。教育機構需要對其供應商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並確保其符合足夠的安全標準。

3. **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和培訓:** 人為錯誤是導致資料外洩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機構需要加強對教職員和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培訓,提高他們識別和應對網路威脅的能力。

4. **投資先進的安全技術:** 教育機構應投資先進的安全技術,例如入侵檢測系統、行為分析和機器學習,以提高其檢測和防禦網路攻擊的能力。

5. **加強國際合作:** 網路攻擊具有跨國性,需要國際合作來共同應對。各國政府和組織應加強情報共享、合作執法和技術交流,以打擊網路犯罪。

**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PowerSchool事件也引發了許多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 PowerSchool在資料保護方面的責任究竟是什麼?他們聲稱不作為資料控制者的說法是否合理?

* 教育機構應如何在資料共享和資料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 政府、教育機構和科技公司應如何攜手合作,以提升教育領域的整體網路安全水平?

* 資料外洩的受害者應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07/powerschool-data-breach-affected-16000-students-in-the-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