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這就為你整理一篇更自然專業的科技趨勢分析:

亞馬遜最近在搞一個有趣的實驗,有點像《34街的奇蹟》裡面的情節。如果消費者在亞馬遜上找不到想要的商品,亞馬遜會直接把他們導向品牌的官方網站。這招挺妙的,感覺亞馬遜想藉此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提高顧客滿意度,鞏固自己的地位。

這個功能目前只在美國地區的 Amazon Shopping App 上小範圍測試。當你搜尋的商品亞馬遜剛好缺貨時,搜尋結果頁面會直接顯示這個商品,旁邊還附上品牌官網的連結。你可以透過這個連結,直接到品牌官網查看產品資訊、價格、運送方式,甚至直接購買。亞馬遜強調,他們會定期更新從品牌官網上顯示的商品資訊,而且不會把你的個人資訊分享給品牌。為了避免你搞混,亞馬遜還會在你點擊連結時,跳出一個提示訊息:「你即將離開亞馬遜」。

另外,有些品牌的官網可能會提供 "Buy with Prime" 的選項,讓亞馬遜 Prime 會員可以直接用他們的亞馬遜帳戶和付款資訊,在品牌官網上完成交易,享受亞馬遜 Prime 提供的快速運送、簡易退貨和客戶服務。不過,亞馬遜表示,這次測試不只是針對提供 "Buy with Prime" 的品牌。雖然亞馬遜沒有透露參與測試的品牌數量和具體名單,但他們說涵蓋了多個商品類別。Rajiv Mehta 表示,亞馬遜一直努力擴大商品選擇,讓購物更方便。透過在搜尋結果中引入更多品牌,有助於顧客找到更多想要的商品,進一步提升購物體驗。

亞馬遜這個策略,一方面可以擴充他們的商品選擇,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另一方面,也能藉此蒐集數據,了解哪些品牌和商品更受歡迎,作為未來進貨和招商的參考。Sarah Perez 提到,即使是關於哪些品牌觸發點擊的數據,也能幫助亞馬遜了解應該儲備哪些產品以及應該爭取哪些品牌。近年來,亞馬遜積極引進更多高端和奢侈品牌,例如 Clinique、Estée Lauder、Oura Rings、Armani Beauty、Kate Spade New York、Kiehl’s 和 Dolce & Gabbana Beauty。同時,也透過 Amazon Haul 推出低價商品,與 Temu、Shein 和 TikTok Shop 等平台競爭。這個新功能的測試,可以視為亞馬遜在電商市場中,不斷調整策略、擴大影響力的一種嘗試。

當然,這個新功能是否真的能提升顧客滿意度?品牌透過亞馬遜導入的流量,轉換率如何?亞馬遜如何確保品牌官網的商品資訊準確性?這個策略對小型品牌和大型品牌會有什麼不同的影響?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此外,亞馬遜雖然聲稱不會分享使用者個資,但使用者在品牌官網上的行為是否會被追蹤?這也可能引發隱私方面的疑慮。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11/amazon-tests-sending-customers-directly-to-brands-websites-when-it-doesnt-stock-their-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