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鍵盤圈內有個消息傳開了,專門做機械鍵盤的 Qwertykeys 宣布暫停向美國出貨,原因就出在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商品的新關稅政策上。這事兒不只是單一公司受影響,背後反映的是整個小型硬體製造商社群正面臨的挑戰。
先說說這個關稅政策,直接起因是二月初宣布的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 的關稅。但更關鍵的是,這次的新政策取消了之前低價包裹(低於 800 美元)的關稅豁免。這下可好,所有從中國運到美國的鍵盤,通通要被課徵高達 45% 的關稅。Qwertykeys 在聲明裡也說了,這個政策對他們的生意造成了難以承受的壓力。而且,像是 DHL 這種物流公司也開始收「關稅押金」和 21 美元的包裹處理費,成本整個往上疊。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像 Qwertykeys 這樣的小公司,原本利潤空間就不大,現在又得扛這麼重的關稅跟手續費,真的是雪上加霜。我來舉個例子,假設一個鍵盤的成本是 50 美元,賣 100 美元,原本還有 50 美元的利潤。但現在,45% 的關稅就是 45 美元,再加上 21 美元的手續費,成本直接飆到 116 美元,直接變虧錢。就算漲價,產品競爭力也會大打折扣。
這篇文章也特別提到,Qwertykeys 只是第一家,但肯定不是最後一家因為關稅撐不下去的中國硬體公司。新的關稅政策對那些利潤比較薄的小公司影響特別大。大公司可能還能調整供應鏈,把生產基地搬到別的地方來避開關稅,但小公司通常沒那麼多資源和能力。
就像 Apple 好了,如果因為關稅問題,他們可能會考慮把部分 iPhone 的生產線移到印度或越南。但像 Qwertykeys 這樣的小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把生產基地搬走,而且搬遷成本也很高。
往後看,有幾個點我覺得值得我們關注:
1. **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是個案,它反映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這種趨勢可能會讓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對國際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
2. **小型企業的生存之道:** 在關稅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小型硬體公司要怎麼生存下去?幾個可能的方向包括:
* **開拓其他市場:** 除了美國,還可以考慮歐洲、亞洲等市場。
* **做出差異化:** 專注在比較高階、客製化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價值。
* **加強品牌:** 建立品牌忠誠度,讓消費者對價格比較不敏感。
* **爭取政府幫忙:** 看看能不能爭取到關稅減免或是其他政府的扶持政策。
3. **對消費者的影響:** 關稅最終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東西變貴。消費者可能要花更多錢買進口商品,或是選擇其他的替代品。
4. **潛在的技術創新:** 為了應對關稅壓力,企業可能會更努力投入本土技術的研發,推動技術創新。比如說,中國企業可能會更重視自主研發晶片、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
總之,Qwertykeys 暫停美國出貨這件事,不只是一個商業案例,也是一個警訊。它提醒我們,現在全球貿易變化很快,企業要更敏銳地觀察市場趨勢,靈活調整策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