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Mark Zuckerberg創立的慈善機構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CZI) 的動向引發了科技圈的關注。起因是 Meta 正在縮減其 DEI (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 項目,而 CZI 卻在此時向員工保證,他們將會繼續堅守對 DEI 的承諾。這讓人們不禁想問,CZI 和 Meta 在 DEI 的立場上究竟有何不同?而這種差異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CZI 的人力資源負責人 Mark Gundacker 在一份聲明中向員工強調,Meta 和 CZI 是各自獨立的組織,對 DEI 有著截然不同的承諾。他明確表示,Meta 在 DEI 方面的決策不會影響 CZI 的運營。這番表態,似乎有意與 Meta 的政策轉變劃清界線,並突顯 CZI 對 DEI 的長期投入。

那麼,Meta 究竟在 DEI 方面做了哪些調整呢? 雖然文章中沒有提供具體細節,但外界普遍猜測,這可能與 Meta 的成本削減、組織重組,或是對 DEI 項目有效性的重新評估有關。無論如何,Meta 的具體措施都將直接影響其聲譽,以及在員工和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CZI 聲稱與 Meta 是獨立的,但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容忽視。例如,CZI 也採取了一些與 Meta 相似的措施,像是裁員和結束遠程工作政策。 儘管 Priscilla Chan (Mark 的妻子) 被認為是 CZI 的日常領導者,但 Mark 也深度參與其中。這種關聯性使得 CZI 的 DEI 承諾更受關注。 如果 CZI 一方面宣稱支持 DEI,另一方面卻採取與 Meta 相似的政策,可能會引發員工和公眾的質疑。

舉例來說,裁員有可能不成比例地影響某些群體,像是少數族裔或女性,從而與 DEI 的目標背道而馳。 結束遠程工作政策也可能對需要彈性工作安排的員工,例如有育兒責任的父母,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CZI 需要仔細評估其政策對 DEI 的潛在影響,並採取措施減輕負面影響。

那麼,CZI 究竟打算如何具體實踐其 DEI 承諾呢? 僅僅發表聲明是不夠的,CZI 需要公開其 DEI 目標、策略和衡量標準,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其承諾的真實性。 舉例來說,CZI 可以設定明確的目標,以增加員工隊伍和領導層的多樣性,並定期報告進展情況。 此外,CZI 也可以投資於培訓項目,以提高員工對 DEI 問題的認識,並促進包容性的工作環境。

另一方面,CZI 的獨立性究竟有多大? 雖然 CZI 在法律上是獨立的,但 Mark 在兩個組織中的參與使得它們難以完全切割。 CZI 需要明確其決策過程,並確保其政策符合其 DEI 承諾,而不是單純複製 Meta 的政策。 例如,CZI 可以成立一個獨立的 DEI 委員會,負責監督其 DEI 計劃的實施情況,並向管理層提供建議。

CZI 的案例無疑會對其他科技公司的 DEI 工作產生影響。 如果 CZI 能夠在 Meta 縮減 DEI 項目的情況下仍然堅持 DEI 承諾,那麼其他公司可能會受到鼓舞,繼續投資於 DEI。 然而,如果 CZI 的 DEI 承諾最終被認為是空洞的,那麼其他公司可能會更加懷疑 DEI 的價值。 因此,CZI 的行動將受到科技界的密切關注。

原始連結:https://techcrunch.com/2025/02/06/mark-zuckerbergs-charity-insists-its-not-abandoning-its-dei-eff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