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想像一個場景:2025 年 9 月的蘋果秋季發表會,燈光亮起,螢幕上展示著一台堪稱完美的 iPhone 17。它的規格無可挑剔,設計精雕細琢,從任何角度看,都是地表上最強的手機。然而,當你滑開社群媒體,卻發現網路上一片死寂,偶爾飄過的幾句評論,不是「無聊」,就是「就這樣?」。

這正是知名科技分析師 Ben Thompson 在其最新一篇未來視角的文章中所描繪的弔詭畫面。他透過一場虛構的 iPhone 17 發表會,向我們拋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當一家公司打造出技術上最頂尖的產品,卻再也無法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時,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答案,或許藏在一杯價值 200 億美元的「糖水」裡。

地表最強,卻也最寂寞的手機

在 Thompson 的筆下,iPhone 17 系列堪稱是技術迷的夢幻逸品。他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細數著每一項有感的升級:

  • iPhone 17 & Plus: 終於,萬眾期待的 120Hz ProMotion 螢幕下放到基本款,告別了長久以來被詬病的 60Hz 螢幕。
  • iPhone Air: 一個全新的產品線,採用了截然不同的設計語言,巧妙地將龐大的運算模組與相機系統整合,創造出更輕薄的機身。
  • iPhone Pro & Pro Max: 回歸經典的鋁合金一體成形機身,並首次引入了安卓旗艦機行之有年的「均熱板(vapor chamber)」散熱技術,徹底解決了高效能運算下的過熱問題。

Thompson 甚至開玩笑說,當他看到那款專為 Stratechery 粉絲打造的「Stratechery 橘」配色時,幾乎就要按下預購按鈕了。他寫道:「從一個科技宅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近年來最有料的一次硬體升級。每一項改進都直指痛點,精準而務實。」

然而,這種興奮感很快就被外界的冷漠反應所沖散。社群上的抱怨,並非針對產品的缺點,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疲乏。「真正令人不安的,不是 iPhone 17 不夠好,」Thompson 指出,「而是蘋果似乎已經失去了定義『未來』的權力。」

當 AI 成為太陽,蘋果淪為行星

問題的核心,在於科技宇宙的中心已經轉移。

過去十年,iPhone 發表會是整個科技界的年度盛事,如同太陽一般,所有行星都圍繞著它運轉。但在 2025 年的科技版圖中,那顆灼熱的、吸引所有目光的恆星,是人工智慧(AI)。

相較之下,蘋果的發表會更像是一顆遙遠行星上傳來的微弱訊號。Thompson 敏銳地描繪了蘋果在 AI 時代的窘境:

  • 承諾的跳票: 去年(2024)高調發表的「Apple Intelligence」至今仍有大量功能延遲上線,體驗碎片化。
  • 組織的混亂: 內部團隊整合不力,頂尖 AI 人才持續流失至競爭對手或新創公司。
  • 戰略的迷茫: 蘋果高層仍在激烈辯論,究竟是該斥巨資收購一家領先的 AI 公司,還是繼續與 OpenAI 這類外部夥伴合作,將自己的未來交到他人手中。

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iPhone 17 的相機感光元件是方形還是圓形,散熱效率提升了 15% 還是 20%,顯得如此微不足道。當全世界都在討論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突破、AI Agent 如何改變生產力時,蘋果卻還在執著於打磨一個硬體容器。它不再是引力中心,而僅僅是圍繞 AI 這顆新太陽運轉的其中一顆行星。

200億美元的甜蜜毒藥:蘋果的「糖水陷阱」

文章最精闢的分析,莫過於 Thompson 提出的「糖水陷阱(Sugar Water Trap)」理論。這個比喻,源自當年賈伯斯為了延攬百事可樂總裁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而說出的那句傳奇名言:

「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跟我一起改變世界?(Do you want to sell sugar water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or do you want to come with me and change the world?)」

在 Thompson 看來,如今的蘋果,正心甘情願地喝著一杯全世界最昂貴的糖水——Google 每年為了維持其在 Safari 上的預設搜尋引擎地位,而支付給蘋果超過 200 億美元的巨款。

這筆錢,對蘋果的財報而言是完美的純利潤,幾乎沒有任何額外成本。但 Thompson 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蘋果為這筆輕鬆錢付出的隱性代價,是核心創新能力的全面萎縮

  • 放棄的投資,萎縮的肌肉: 為了這筆唾手可得的收入,蘋果等於徹底放棄了在搜尋引擎、大規模雲端運算、全球數據索引與分析等領域的自主研發。這些在過去看似與 iPhone 無關的技術,在 AI 時代卻構成了最核心的基礎設施。當 AI 浪潮襲來,蘋果才赫然發現,自己缺少了應對挑戰最關鍵的「肌肉」。
  • 辛辣的諷刺: Thompson 尖銳地評論道:「如果蘋果過去十年真的下場與 Google 在搜尋領域真刀真槍地競爭,就算最終失敗了,但憑藉著積累的經驗與人才,『我們至少會得到一個功能正常的 Siri』。」
  • 法官的盲點: 他還引用了近年美國司法部對 Google 反壟斷案的判決。當時法官認為,若禁止 Google 向蘋果付款,可能會損害蘋果的創新能力,因為蘋果會失去這筆研發資金。Thompson 認為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他寫道:「恰恰是這筆錢,讓蘋果失去了創新的動機與壓力,使其在 AI 這個最重要的戰場上,幾乎束手無策。」

靈魂拷問:改變世界,還是販賣糖水?

文章的結尾,回到了賈伯斯與史考利的哲學對立上。賈伯斯的蘋果,核心是創造出「偉大到不可思議」的產品,賺錢只是必然的結果。而史考利的經營哲學,核心目標就是利潤最大化。

Thompson 認為,今日的蘋果,天秤正明顯地倒向後者。

iPhone 17 依然是一款卓越的產品,一杯配方不斷精進、口感絕佳、利潤豐厚的「糖水」。蘋果滿足於作為一個完美的硬體平台,讓真正的創新——那些由 AI 公司主導的、將要改變世界的應用——在自己的設備上運行。它在追求安逸與確定性利潤的過程中,主動為自己的想像力劃下了邊界

最終,市場對 iPhone 17 的冷漠,反映的並非對產品的失望,而是對蘋果這家公司本身的失落感。人們曾經期待蘋果引領下一個時代,但它卻選擇了最安全的路。

蘋果依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巨頭之一。但它距離「改變世界」的初衷,似乎已經越來越遠了。站在這個十字路口,它會選擇繼續販賣那杯全世界最賺錢的糖水,還是重新找回改變世界的勇氣?這個問題,或許連蘋果自己都還沒有答案。


原始連結:https://stratechery.com/2025/iphones-17-and-the-sugar-water-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