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反壟斷案的「懦弱裁決」:為何法官選擇保護一個價值200億美元的科技共生體?
在最新一集的 Sharp Tech Podcast 中,主持人 Andrew Sharp 與 Ben Thompson 深度剖析了美國司法部對 Google 反壟斷案的最終裁決。然而,這次討論的基調並非慶祝,而是充滿了震驚與不解。法官 Amit Mehta 的判決,雖然表面上認定了 Google 的壟斷行為,卻在最關鍵的「補救措施」上輕輕放下,選擇保留那條維繫科技巨頭共生關係的經濟命脈,讓兩人直呼這是一場「懦弱的裁決」。
「Google 贊助網絡」理論成真: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依賴
這項裁決幾乎是 Ben Thompson 多年前提出的「Google 贊助網絡」(Google Patronage Network)理論的完美體現。Thompson 指出,Google 的高明之處,從來不只是在產品上擊敗對手,而是透過看似「慷慨」的支付,將整個生態系中最關鍵的玩家——甚至是名義上的競爭者——都納入其金流體系,創造出一個牢不可破的依賴網絡。
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 Google 每年支付給蘋果超過 200 億美元的天價費用,只為確保其搜尋引擎能成為 iPhone、iPad 和 Mac 上 Safari 瀏覽器的預設選項。這筆錢對蘋果來說是純利潤,而對 Google 而言,則是鞏固其九成以上搜尋市佔率的護城河。不僅如此,像 Mozilla 基金會(Firefox 瀏覽器的開發者),其絕大部分營收都來自 Google 的付款,生存幾乎完全依賴於這位「贊助者」。
當主持人 Andrew Sharp 帶著滿腹疑惑地問道:「法官怎麼會做出如此令人費解的決定?」,Ben Thompson 的解釋直指問題的核心:「法官的主要考量,是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度的下游傷害』(downstream harm)」
換句話說,法官擔憂,一旦斬斷這條金流,Mozilla 可能會在一夜之間崩潰,蘋果也將損失一筆巨大的、輕鬆到手的利潤。這個由 Google 精心打造的網絡,已經與市場的穩定性深度綑綁,以至於拆除它的後果,可能會引發一場傷害無辜的連鎖反應。這個系統,已然「大到不能倒」。
矛盾的判決:為何認定壟斷,卻保留壟斷工具?
法官 Amit Mehta 的裁決充滿了自我矛盾。他在數百頁的判決書中,詳細論述了 Google 如何利用與蘋果等公司的獨家協議來非法維持其壟斷地位。然而,在最後的補救措施中,他卻選擇保留這些協議,這無疑讓整個判決顯得虎頭蛇尾。
其中最引人嘲諷的,是法官為保留支付協議所提出的理由。他認為,如果停止 Google 的付款,將可能導致「蘋果的產品創新減少」。對於一家手握數千億美元現金、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這個論點顯然不堪一擊。Ben Thompson 在節目中毫不客氣地直言:「這太荒謬了!」,而 Andrew Sharp 更是一針見血地稱之為一個「懦弱的裁決」(gutless ruling)。這反映出,在面對根深蒂固的商業利益與複雜的市場結構時,司法系統顯得猶豫甚至無力。
法官確實提出了一些看似能促進競爭的措施,例如要求 Google 向其他搜尋引擎(甚至是 AI 公司)一次性開放其搜尋索引的存取權限。但 Thompson 和 Sharp 一致認為,這完全是治標不治本。這就好比你看到一個被五花大綁的賽跑選手,卻只是幫他鬆開了一邊的鞋帶,而他身上的繩索依然緊縛。只要 Google 與蘋果之間的金流不斷,任何潛在的競爭者(尤其是蘋果自己)都難以撼動現狀。
蘋果的短期勝利與長期隱憂
從表面上看,蘋果是這場官司的最大贏家之一。它不僅毫髮無傷,還能繼續每年安穩地收取來自 Google 的數百億美元「保護費」,而無需投入任何資源去開發搜尋技術。這筆交易鞏固了雙方在各自領域的霸主地位,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
然而,Ben Thompson 提出了更深層次的擔憂:這項裁決移除了蘋果投資並開發自有搜尋引擎或大型 AI 模型的最大動機。既然可以如此輕鬆地從現有的市場領導者身上獲利,蘋果管理層還有什麼理由去冒險投入數百億美元,去挑戰一個受法律保護的壟斷者?
長遠來看,這可能讓蘋果在下一代技術浪潮中處於被動。當生成式 AI 與搜尋深度融合時,蘋果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加依賴 Google 的技術(例如將 Gemini 模型整合到 Siri 中),從而逐步喪失技術自主性與長期的競爭優勢。諷刺的是,法官口中試圖保護的「蘋果的創新」,最終可能成為這場懦弱裁決的最大受害者。
未來的賽局:AI 時代的雙頭壟斷將被合法化?
法官在判決中提到,他之所以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部分原因是他相信生成式 AI 的崛起,可能會成為顛覆傳統搜尋市場的破壞性力量。然而,Sharp 和 Thompson 認為,這種看法可能過於天真。
他們指出,這項裁決非但沒有為新競爭者鋪平道路,反而為 Google 和蘋果在 AI 領域的結盟提供了法律背書。既然法院已經默許了這種大規模的預設支付協議,Google 完全可以將同樣的劇本複製到 AI 領域:付錢給蘋果,讓 Gemini 成為 iOS 裝置上唯一的、或預設的 AI 引擎。
這將使得兩家公司的「雙頭壟斷」(Duopoly)從行動作業系統和搜尋,無縫延伸到下一個世代的 AI 平台,從而將 OpenAI、Anthropic 等新興挑戰者徹底邊緣化。
總而言之,這項看似輕描淡寫的裁決,實則為科技業的未來競爭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它以維持市場穩定為名,保護了既有的商業利益,卻可能以犧牲長期的市場活力與真正的創新為代價,讓科技巨頭的護城河變得更加難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