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雲集的All-In Summit上,一場對談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主角是Demis Hassabis,Google DeepMind的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一位AI領域的傳奇先驅,更是一位剛剛將諾貝爾獎桂冠收入囊中的頂尖科學家。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發表,更像是一次未來預言。Hassabis從他獲得諾貝爾獎的「超現實時刻」談起,一路揭示了Gemini的宏大野心、革命性世界模型Genie的驚人能力,並為我們描繪了通往AGI(通用人工智慧)的路徑圖,以及一個由AI驅動的「新文藝復興」時代。

當AI登上諾貝爾殿堂:AlphaFold與愛因斯坦的世紀交會

訪談的開場,自然是恭賀Hassabis因其在AlphaFold上的革命性貢獻,榮獲諾貝爾化學獎。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耀,更是AI作為一種嚴謹的科學工具,首次獲得人類知識最高殿堂的認可。

Hassabis形容接到來自瑞典的獲獎電話時,感覺「極度超現實(a surreal moment)」。但他分享的頒獎典禮細節,則更令人動容。按照傳統,所有得主都必須在一本歷史悠久的簽名冊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當他翻開這本厚重的冊子時,映入眼簾的是居禮夫人、愛因斯坦、尼爾斯·波耳……這些僅存在於教科書中的科學巨擘的親筆簽名。

「那一刻真的難以置信(it's quite an incredible moment),」Hassabis感嘆道。自己的名字將與這些改變世界的巨人並列,這象徵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AI不再只是工程學的產物,而是推動基礎科學發現的核心力量。AlphaFold解決了困擾生物學界長達50年的「蛋白質摺疊問題」,其意義不亞於一張精確的人體結構圖,為藥物研發與疾病治療開啟了無數可能。

Google的大腦重組:Gemini不只是聊天機器人,更是無所不在的AI引擎

話題轉向他在Google的角色。Hassabis將重組後的Google DeepMind定位為整個Alphabet帝國的「引擎室(engine room)」。幾年前,Google將旗下兩大頂尖AI團隊——Google Brain和DeepMind——合併,由Hassabis統一領導。這次整合結束了長期的內部競爭,將所有火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打造全世界最強大的基礎模型。

這個模型的名字,就是我們熟知的Gemini。但Hassabis強調,絕不能將Gemini僅僅看作一個聊天機器人。「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基礎模型,然後像『即插即用』一樣,將其能力注入到Google數十億用戶每天都在使用的產品中。」

這不是空話。如今,驅動Google搜尋「AI Overviews」的是Gemini,在Gmail中幫你寫信的是Gemini,為整個Workspace套件提供智慧功能的,同樣是Gemini。這套策略的核心,是透過Google無與倫比的分發渠道,將最前沿的AI技術規模化,轉化為無處不在的影響力。

顛覆遊戲規則的Genie:AI學會了物理,還能為你生成互動世界

如果說Gemini是Google AI的現在,那麼一個名為「Genie」的模型,則揭示了AI的驚人未來。現場播放的Demo影片,讓所有觀眾瞠目結舌。用戶只需輸入簡單的文字提示,如「一個穿著雞服裝的人在奔跑」或「一艘在水上疾馳的噴射快艇」,Genie就能瞬間生成一個像素風格、但完全可互動的2D遊戲世界。

這背後隱藏著一場技術典範的轉移。Hassabis解釋了它與Unity或Unreal等傳統遊戲引擎的根本不同:

  • 傳統引擎 是「演繹法」:開發者必須先用程式碼定義好物理規則(如重力、碰撞),再由美術師創建3D模型,最後引擎將這一切「渲染」出來。
  • Genie 則是「歸納法」:它沒有被告知任何關於「3D物件」或「物理引擎」的知識。它的學習方式,是觀看海量的YouTube影片,從2D的像素變化中,自行「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ed)」出我們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律,也就是一種「直覺物理(intuitive physics)」。

一個絕佳的例子證明了Genie的理解深度:在一個生成的房間裡,玩家控制角色在牆上塗鴉,然後走到房間的另一側(這一側的場景是即時生成的),當玩家再走回原來的位置時,牆上的塗鴉依然存在。

這看似簡單,卻意義非凡。它證明Genie不僅能生成場景,更能維持這個世界的「一致性」和「物體恆存性(object permanence)」,這代表它開始真正理解物理世界的因果與記憶,而這正是通往實體機器人的關鍵一步。

通往AGI的最後一哩路:我們還缺哪幾塊拼圖?

對於科幻與現實都極度關切的AGI,Hassabis給出了一個相對冷靜的預測:可能還需要5到10年,並且至少需要一到兩個關鍵的科學突破。

他認為,即使是當下最強大的模型,也缺少幾個AGI所必需的核心能力:

  1. 真正的創造力(True Creativity):現有AI擅長在給定的框架內解決問題,但無法提出顛覆性的新「假說(hypothesis)」。他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一個AI系統,如果只擁有1901年以前的所有物理學知識,它能否獨立推導出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相對論?」Hassabis認為,現在的AI還做不到。
  2. 一致性與可靠性(Consistency):今天的模型表現極不穩定,可能在博士級別的問題上對答如流,卻在高中程度的常識題上犯下低級錯誤。這表明其知識體系尚未融會貫通。
  3. 持續學習(Continual Learning):AI需要具備像人一樣即時、在線學習新知識並適應環境的能力,而不是每次都需要耗費巨資進行全域性的重新訓練。

在他看來,衡量AGI的終極標準,不是通過圖靈測試或律師資格考,而是它能否像AlphaGo下出驚為天人的「第37手」那樣,創造出人類從未見過的全新知識;甚至,它能否發明一個像圍棋一樣,規則優雅、內涵深刻的全新遊戲。

從虛擬到現實:機器人學正在迎來「安卓時刻」

Genie這樣的世界模型,正是從虛擬通往現實的橋樑。一個機器人要在物理世界中安全、有效地行動,前提是它必須對這個世界有深刻的「理解」。DeepMind正在全力開發的「視覺-語言-行動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s)」,就是為了讓機器人能聽懂人類的指令(例如「幫我把那個黃色的積木放進紅色的桶子裡」),並將其轉化為一系列精確的物理動作。

Hassabis預見了機器人領域的兩條可能路徑:

  • 打造通用作業系統:創造一個機器人界的「安卓(Android)」。一個開放的、通用的AI作業系統,讓所有硬體製造商都能在其基礎上開發應用。這將極大降低門檻,引爆一場機器人生態系的革命。
  • 軟硬體垂直整合:針對特定、高價值的任務,將最頂尖的AI模型與專門設計的機器人硬體進行深度融合,實現極致性能。

至於人形機器人,他認為雖然在工廠等特定場景下,專用型機器人效率更高,但我們的世界——從樓梯到門把手——都是為人類形態設計的。因此,從長遠來看,一個通用型的人形機器人,在家庭和日常環境中將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

AI的終極使命:加速一場科學發現的黃金時代

「我投身AI領域的初衷,就是為了加速科學發現(accelerate scientific discovery)。」Hassabis的這句話,是他所有工作的核心驅動力。他堅信,AI是解決人類面臨的最重大挑戰(如氣候變遷、疾病、能源危機)的終極工具。

除了AlphaFold,DeepMind的AI已經在多個前沿科學領域大放異彩:

  • 材料科學:預測並設計數百萬種具備全新特性的穩定材料。
  • 核融合:成功控制核融合反應爐中極度不穩定的電漿體,向著無限的潔淨能源邁出關鍵一步。
  • 氣象預測:提供比傳統方法更精準、更快速的天氣預報。

他創辦的另一家公司Isomorphic Labs,則完全專注於利用AI顛覆藥物研發。他們的目標是將傳統需要耗費十年、數十億美元的藥物開發週期,縮短到幾個月甚至幾週。目前,該公司已和禮來(Eli Lilly)、諾華(Novartis)等全球頂尖藥廠達成戰略合作,預計明年就能將AI設計的藥物推進到臨床前試驗階段。

AI是吃電怪獸?效率與回報的雙重解答

面對外界對AI龐大能源消耗的普遍擔憂,Hassabis提出了兩點反駁:

  1. 演算法效率呈指數級提升:在過去兩年,透過模型蒸餾(用大模型訓練小而高效的模型)等技術,AI模型的運算效率提升了10倍甚至100倍。雖然訓練最前沿模型的成本依然高昂,但提供服務(inference)的成本正在戲劇性地下降。
  2. 能源回報將遠超消耗:他堅信,AI的價值在於其帶來的「回報」。雖然AI本身耗電,但如果它能幫助我們優化電網、設計效率高出10%的太陽能電池板,或發現全新的儲能材料,其為社會節省或創造的能源,將遠遠超過其自身的消耗。從宏觀角度看,AI對解決氣候變遷將產生「淨正面」的影響。

下一個十年:一場AI驅動的新文藝復興

展望未來十年,Hassabis的語氣充滿了篤定的樂觀。他相信AGI將會到來,而這將開啟一個科學探索的「新文藝復興(new Renaissance)」或「黃金時代(golden era)」。AI將成為每個科學家的得力助手,讓我們有能力去攻克癌症、阿茲海默症等曾經束手無策的難題。

與此同時,AI也將徹底重塑創意產業。像Imagen 3和VEO這樣的文生圖、文生影片工具,一方面實現了「創意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creativity)」,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將腦中的想像化為高品質的藝術作品;另一方面,也為頂尖的專業人士(如電影導演Darren Aronofsky)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工具,讓他們能以10倍、100倍的效率探索創意邊界。

未來的娛樂體驗,或許不再是單向的觀看,而是一種全新的互動形式:由頂尖創作者設定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和基礎規則,再由成千上萬的用戶在其中利用AI工具共同創造、演繹屬於自己的故事。

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而是一場關乎科學、藝術與人類潛能的深刻變革。而Demis Hassabis和他的團隊,正站在這場變革的最前沿。


原始連結:https://sites.libsyn.com/254861/google-deepmind-ceo-demis-hassabis-on-ai-creativity-and-a-golden-age-of-science-all-in-summit